hello大家好,我是大学网网小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,他是夜空中最闪亮的一颗星,巨星陨落他风云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(资料图片)
如果他还在,今天是他85周岁的生日。可就在前天,他走了。他叫孟执中,是中国工程院院士,我国极轨气象卫星的开拓者之一。他的半生都与“风云”有关,或许你我对他的名字并不熟悉,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、缅怀他。
1934年12月16日,孟执中出生于浙江诸暨,1956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。1965年起迈上航天路,1969年秋中央向上海市下达了研制运载火箭、技术试验卫星的任务,上海市立即调派精干力量开始了这项代号为“七〇一”的工程。孟执中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上海,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。
孟执中:我刚到的时候,(那里)没有实验室,也没有一台仪器。我们就住在村子里,农民在这里养猪,人们说我们这群人都住在“养猪新村”里。
1970年4月24日,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“东方红一号”从大漠深处腾空而起,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。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。孟执中,正是“东方红一号”卫星地面测控中心和台站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建造人。
1979年起,孟执中开始主持我国第一颗“风云一号”气象卫星的研制。1988年9月7日凌晨4时30分,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,将风云一号卫星送入极地轨道。这标志着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极轨气象卫星的国家。当从遥远的地面观测站传来“跟踪正常,太阳帆板打开!”的消息时,孟执中和全体队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。
《人民日报》1988年9月8日一版报道
遗憾的是,卫星在升空仅仅39天之后,就结束了短暂的“生命”。之后发射升空的风云一号B星入轨没多久就出现异常。虽然在经过75天的天地大营救后恢复正常,但寿命大打折扣。1994年1月,已近花甲之年的孟执中领导风云一号C星的研制工作,在C星初样研制动员会上,说了这样一段话。
孟执中:我到今年年底正好60周岁了,有不少亲友和同事对我讲,年纪大了,以后的日子应该是少操心,多养神。但我想,风云一号卫星的运行寿命还没有达到预定的要求,总要对国家、人民、对支持我们干这项事业的人们有个圆满的交代。没有一个结果,我是不会离开这个岗位的。
经过五年的努力,1999年5月10日上午9时33分,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风云一号C星飞向太空,成功进入预定轨道。这颗稳定可靠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的气象卫星,也成了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上的里程碑。
风云一号C星首幅图像,首幅图云系与青藏高原积雪形成一条腾飞的巨龙,蔚为壮观。
对孟执中来说,失败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更宝贵。他说,“我们不怕失败,但不能忘记失败”。在经历前期坎坷之后,“风云”建设开始进入快车道。2008年5月27日,风云三号首发星精确入轨。在申报国家科技成果奖时,孟执中为了鼓励年轻后辈,毅然将自己的名字从名单中划去。
孟执中:年轻人的发展空间大,我想鼓励青年同志,让他们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,让给他们更合适。
目前,风云三号已全面取代风云一号,我国极轨气象卫星成功实现了技术升级换代,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也正在逐步取代风云二号。“风云”家族让气象预报越来越准,“风云”成果正惠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一生“风云”,两代卫星,孟执中院士曾说,“走上航天这条路,把国家有代表性的卫星造成并且让它走向世界,我的人生总算是干成了一件事,对国家、对社会也尽了一份力”。
孟执中院士逝世当晚,恰逢双子座流星雨达到年度极大值。许多网友留言,这漫天流星雨✨是为您而落。
致敬,缅怀!
来源 | 我们的太空综合中国青年报、央视新闻
编辑 | 张文军、白健永
邮箱 | [emailprotected]
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